最近在籌劃新的群眾集資項目,想用這篇文章幫自己複習一下,上一次集資我都做了哪些準備,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一些想做群眾集資朋友。
以下的內容我會比較偏向我自己的經驗分享,我目前只做過一檔集資,文章的敘述會比較接近我如何一步一步破解我遇到的問題,還有身邊想集資的朋友常問我的事。
前往 >> 男子公寓 無重力內著 嘖嘖集資
我想做品牌 我要群眾集資嗎?
正在創立品牌的你,聽到這句話應該會隔著螢幕拍手叫好!或許業績不前進的困境終於可以找到一線曙光。打開群眾集資的網站,隨處都是破百萬的案子,這筆金額對想創立品牌的朋友們確實是一個望城莫及的營業額,想當年我第一個自創保養品牌,做了兩年都連50萬的營業額都沒有。
大家可以去看看這篇 >>『創業千萬別做保養品 那些年我踩過的坑』
反觀兩年後,我修正了自己的行銷思維與策略,我重新創立了全新品牌,做了新的產品,一系之間在嘖嘖做出250萬的集資成果,朋友們告訴我他的品牌想做群眾集資,我都會建議先緩緩,他們肯定覺得我在危言聳聽,畢盡我的250萬成績就活生生的攤在嘖嘖上。
『群眾集資需要有點賭徒性格』當然我的集資成果,確實振奮了很多身邊想創業的朋友。集資是一場需要完全做好準備的賭局,他不容許任何重大的差錯,任何的失誤都必須在短時間內有 Plan B 隨時替補,畢盡一檔集資專案時間最多1-2兩個月,而且開跑的第一天基本完全確定這個項目的生死。
群眾集資確實可以幫助新創品牌短時間內墊高品牌價值,但集資成果必須搬得出檯面!它活生生把品牌視為商業機密的營業額展現給大家看;相反的,如果集資成效不好,也會對品牌帶來負面的效果。
如何選擇集資的產品
就我對集資的了解,以及我與嘖嘖PM開會學習到的經驗,一檔成功集資的商品並不一定要非常稀有或是特別,而是我們如何把一件普及度高的商品重新包裝,賦予全新價值。
首先,為什麼為什麼要選擇『普及度高的產品』,我剛開始聽到這段話時,也覺得蠻意外的,我一直以為要上群眾集資的商品都必須要『很稀有、很特別』才會有人想買,但我後來慢慢領悟其中道理:一件商品他必須要創造好的銷量,必須要有一定的普及性,人們才會容易把自己套入購買商品後的使用情境中。如果我們開發一件全新沒人知道的商品,那我們就得花很長的時間來教育我們的顧客,這對一個短時間內需要衝高營業額的群眾集資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
行銷老手們時常說到:『長江後浪推件浪,前浪死在沙灘上。』有時候並不是產品不好,而是時機沒到,前浪我們就留給資源以及金援豐富的品牌來擔任就好~
『賦予普及商品全新價值』把一件大家原本就在使用的商品,針對顧客痛點來優化商品,解決產品缺陷。用我的經驗當作例子:我當時販售的商品是男性內著,這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商品,但我透過改善顧客穿著容易悶熱、容易產生汗臭的痛點,並賦予平常內著不會考慮到的運動使用情境,提供顧客一個全新的購買切角,進而發產出自己的特色商品,這可以大幅增加普及商品被購買的機率。
商品是否有充足且振奮人心的痛點
『振奮人心的痛點』對一檔成功的集資極為重要。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集資頁面的Banner是一部老套劇情的英雄片,總是誇飾的說明一些平凡而不被察覺的痛點,然後再端出神奇的產品來解決這些問題,或許這些商品的痛點根本不足以造成世界的毀滅,只是被品牌包裝出來的一場英雄救美的劇情。
發掘的顧客的痛點,是行銷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。會依據品牌的調性而有不同,發展出『理性層面』與『感性層面』的切角。一般來說,我會把我的商品準備我超過5個以上的主要痛點,我們可以從商品設計、使用情境、環境因素、商品特色來下手尋找。您可以通過以下我列出的句子排判定您的商品痛點是否振奮人心!
我做了『哪些改善』,解決『某個問題』,讓世界變得更美好
以下為我的內著項目為範例:
- 商品特色:我做了『內著布料的升級』,解決『穿著悶熱的問題』,讓世界變得更美好
- 使用情境:我做了『布料纖維的改善』,解決『健身族群內著彈性不夠的問題』,讓世界變得更美好
- 商品設計:我做了『內褲版型的優化』,解決『約會不好意思脫下褲子的窘境』,讓世界變得更美好
或許以上的範例讓你覺得有些牽強及不合理,但英雄電影確實展現出這些人們自己創造出來而又自行破解的問題。對那些走在路上內褲容易卡該邊的朋友,一件舒適的內褲,讓他們可以首闊步的上下班,的確某種程度上使他們的生活變得美好許多!
集資問卷是一個小規模的實驗廠
『群眾集資做產品問卷是必要的一件事。』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小規模且小預算的確認自己商品對市場的接受度。
我會建議根據您未來主要的行銷方式,而使用相同的方式來去搜集您的問卷調查。主流集資行銷模式還是以數位廣告產生轉換,主要廣告投放平台為Meta系統。我們會把做好的問卷拿去做投廣告,通過廣告成效來分析哪個興趣受眾填寫卷問的成效比較好,進而尋找到我們未來主要進攻的顧客群體。
另外我也有聽過直銷保健品牌做群眾集資,這時候可能就要透過直銷系統的方式來收集問卷,後來的成效才會比較符合實際情況。
集資問卷的眉角
群眾集資的問卷跟一般的市場調查問卷比較不一樣,問卷內容會比較像是變向的在介紹自己的產品,我們一般會在問卷裡展示自己的產品圖,以及展示產品的特色及痛點,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,看出顧客比較在意的痛點是哪些,讓我們未來在行銷文案上可以強調這些痛點,增加顧客看到廣告時的興趣。
同時在做問卷時別忘了收集顧客的Email,我們要確保集資產品上線時,可以提醒他們要回來購買。我們還可以在問卷結束時,引導顧客至LINE@、臉書粉絲團等私領域流量池,跟他們做定期的溝通,說明自己的開發進度,不斷地刺激他們對產品的興趣。
我會建議在問卷的廣告上,不要有過多的優惠誘因,例如:填寫問卷就送什麼禮物,這樣會讓很多不是真正感興趣的顧客進來填寫問卷,造成問卷的不真實性太高,影響我們判斷問卷的情況
依照我的經驗,問卷的名單可以在集資開跑第一天買有20%的購買實力,後續通過名單廣告繼續跑,可以達到70%。
多種受眾族群 勇敢開發陌生受眾
多一些受眾群體可以增加自己業績成長的可能性。在創立品牌時,老闆們一般都會有一個自己所想的受眾輪廓,但我們可能沒想到陌生受眾也可以創造出驚人的轉換實力。
一般我會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出5個會想買這件商品的『職業』或是『族群』,再從這裡畫出多個箭頭去延伸他們的興趣,再用這些這些興趣去做臉書廣告投放,然後得知哪個受眾群體是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,未來在行銷上可以多加琢磨這些族群。
把集資問卷通過廣告投放,進行廣告受眾測試,通過小規模且小預算的方式尋找到自己的主要受眾,有時候會讓你出乎意料!未來產品上市時,就可以用力地把預算投到適合的廣告受眾裡,不用擔心自己的現金石沈大海。
優化視覺形象 創造質感銷售頁面
當我們逛到群眾集資頁面,時常在第一眼就會被頁面視覺所吸引,群眾集資衍生出一個自己的購物生態,好看有質感的商品已經是必要條件,再來就是用好的視覺效果來呈現吸引顧客下單。
其實現在的電商生態已經趨近品牌化,如何優化自己的品牌視覺是每個品牌都必需要去思考的,畢盡數位廣告已經到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,而數位廣告又是電商最主要轉換來源,優化自己的視覺一定對訂單轉換會很有幫助的。
充足的現金流
集資平台通常都會等到集資結束後,才會結算所有的贊助金額。以我的經驗為例,我是通過『嘖嘖』做集資,他們一般會在集資確定結束後的2週,才會把結算後的金額匯給我們。
一檔集資有時候可能會超過兩個月以上,這兩個月當中我們可能需要支付:數位廣告費用、生產商品費用、型象拍攝費用、公司的人事費用等…,如果這檔集資的成效非常好,你的廣告轉換率也很好,最後因為現金準備不夠,導致只能暫停集資,那真的會非常可惜。
總結
或許大家總在集資平台上看到各種不同破百萬的商品,甚至有些還破了千萬。但有時候參與集資的項目,並不一定會真的營利的,況且我們都會用比較優惠的價格增加顧客的下單意願,但群眾集資對新品牌來說,確實是一個非常迅速且很好累積品牌高度的行銷方式,但在集資成效好看的前提之下,畢盡成功的集資項目,有時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。
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,都可以做出一檔破百萬的集資項目,別忘了發私訊跟我分享喔!